在面对钢铁行业下行周期带来的严峻挑战和压力时,我们如何保持专注并持续实现绿色低碳技术进步?企业、行业、政府以及整个社会都需要做出艰苦努力。钢铁协会倡导的"三定三不要"和"自律控产减库"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良好成效。钢铁行业盈利能力的提升也有力支持了行业对低碳技术研发的投入。面对国际市场低碳标准的分化,我们需要加快绿色产品标准和国内EPD体系在国际上的互认,以避免因标准壁垒而增加贸易成本。中国钢铁行业已在在线EPD平台发布了230多份报告。发布EPD不再局限于大型国有钢厂,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也加入这一行列。6月25日,在2025年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年会暨绿色低碳发展研讨会上,中国钢铁协会党委副书记、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充分肯定了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取得的成就,仔细分析了当前钢铁行业的基本运行情况,并分享了他对低碳发展路径的看法。
他提议钢铁行业低碳工作促进委员会(以下简称"委员会")肩负起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历史使命。有必要对过去四年进行系统回顾,全面梳理工作成果和宝贵经验;必须清醒地审视现有不足,准确识别转型道路上的痛点和难点。核心是要汇聚全行业智慧,明确未来冲刺阶段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,聚焦探索转型路径的新突破,激发思维理念的新火花,在关键问题上达成新共识。
由于有效的自律和产量控制,钢材价格并未随原材料和燃料价格下降。总体来看,今年1至5月,行业运行平稳,经济效益显著改善,这得益于行业自觉性和自我调节控制产能的能力。尽管行业保持盈利,但产量实现了1.7%的下降,这正是今年1至5月保持盈利的保障。"姜维介绍了行业运行的具体情况。一是中国钢铁生产和表观消费量进一步下降。今年1至5月,全国粗钢产量4.32亿吨,同比下降1.7%。相当于中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为3.8亿吨,同比下降4%。行业减产和库存优化的特点日益明显。
其次,钢材出口仍保持高位,平均出口价格持续下降。1-5月,中国钢材出口总量达到4846.9万吨,同比增加395.8万吨,增长8.9%;累计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701.6美元,同比下降10.1%。出口总额340.1亿美元,同比下降2.4%。其中,今年1-4月钢坯出口量为334万吨,同比增长291.6%,占同期钢材出口量的8.9%,超过2023年全年钢坯出口水平。姜维还指出,2024年钢坯出口量将达到634万吨,同比增长93%。
2025年前四个月的钢坯出口量已经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出口量,这在某种程度上推高了矿业价格。作为一种半成品,钢坯出口的激增浪费了中国丰富的深加工能力,消耗了不可再生的能源和材料,留下了污染物和碳排放,阻碍了钢铁产业的升级,并加剧了低水平市场竞争。"姜伟说。协会已向相关国家部门提议限制钢坯出口。
第三,国内钢材价格持续稳步下跌。1-5月,中国钢材价格指数(CSPI)平均值为94.47点,同比下降14.51点或13.31%。今年1-5月钢材价格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往年同期:2025年1-5月波动幅度为3.22%,低于2024年同期的6.18%、2023年同期的8.52%和2022年同期的5.02%,这与行业自律和产量控制较为相符。
第四,原材料和燃料价格显著下降,降幅大于钢材价格。1-5月,中国进口铁矿石总计4.86409亿吨,同比下降5.2%;累计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98.5美元,同比下降17.2%。1-5月,重点统计数据显示钢铁企业进口粉矿采购成本同比下降15.87%。